沈阳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
白龙, 白春生, 杨季云, 赵波, 刘英, 王晓红, 谭冬梅
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辽宁 沈阳 110866
白龙(1969-),男(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教授,博导,博士,研究方向为草地资源与生态。E-mail:bailong0124@163.com
摘要

全国30余所院校均设有草业科学本科专业,毕业生每年有1 000名以上,就业竞争日益上升,这就要求人才培养模式要与时俱进,具有区域特色。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草业科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及发展趋势,并介绍了沈阳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及课程设置原则及修改情况,同时为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草业科学; 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S81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629(2016)5-1011-05 doi: 10.11829/j.issn.1001-0629.2015-0512
Teaching reform of Pratacultural Science in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ai Long, Bai Chun-sheng, Yang Ji-yun, Zhao Bo, Liu Ying, Wang Xiao-hong, Tan Dong-mei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66,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Bai Long E-mail:bailong0124@163.com
Abstract

Over 30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Pratacultural Science major for undergraduates in China, more than 1 000 undergraduates get the bachelor degree in Pratacultural Science each year, which makes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on become more intensive. Therefore, a new training pattern to be proceeded with the times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s required. The formulating progress of talent training scheme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ratacultural Science were simply reviewed in the paper. The training targets, requirements and curriculum setting principles of Pratacultural Science in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ere then introduced, and available suggestions for the talent training pattern to adapt to the new era were finally proposed.

Keyword: Pratacultural Science; training objective; applied talents

中图分类号:S812-05; 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629(2016)5-1011-05

1977年11月16日-25日, 由任继周牵头, 甘肃农业大学、内蒙古农牧学院(现为内蒙古农业大学)和新疆八一农学院(现为新疆农业大学)3所高校的24名草原专业的教师聚在一起召开了“ 全国草原专业教材会议” 。会议制订了全国统一的草原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的编写规划, 并在农业部备案后在全国统一执行[1]。20世纪九十年代后,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及高等院校自身扩招需要, 高校内出现了很多新专业, 草原专业也被调整, 专业内涵也有了很大的变动。专业名称的细化和专业数量的增加, 使高校本科培养方向更具针对性, 就业更具方向性, 对招生和就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过分细化使专业内容分散而重点不突出, 不利于制定全国统一的本科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因此, 1997年包括草原专业在内的部分本科专业被教育部划入调整和取消的目录内。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 经过草业界前辈们的说明与争取, 草原专业终于被保留。在1998年7月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 专业名称更名为“ 草业科学” , 并晋升本科一级学科, 沿用到现在。

2004年, 我国草业科学专业奠基人之一的任继周院士提出草业科学的理论框架[2]。目前, 全国每年有1 000名以上草业科学毕业生。随着就业竞争日益上升, 人才培养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西北、东北、华北、华南、西南地区的草业科学专业制定了各有特色的培养方案[3, 4, 5, 6, 7, 8, 9, 10]。符合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十分必要。为此, 本文结合沈阳农业大学草业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原则及修改情况, 提出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沈阳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2001年申办, 从2002年招生以来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目前在校生有8个班级共182人, 每年的毕业生50名左右。迄今为止培养方案进行过3次大改。每次制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及课程设置时, 在立足辽宁面向东北的原则上, 充分参考了内蒙古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及四川农业大学等学校的草业科学专业的培养方案, 还充分考虑了区域经济结构对该专业的需求情况。现行的培养方案是以园林绿地建造与养护为特色方向, 减少理论学时的同时强化了实践教学内容。刘艳等[11]在2009年报道了沈阳农业大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框架结构, 本文将进一步介绍2012年的培养方案修改内容及今后的改进措施。

1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通常针对特定的教育群体而提出, 具有统一性、差异性, 更重要的是具有时代性。因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所需要的人才也不同。2012年, 沈阳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把培养目标定为具备草业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在园林、草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学有专长; 能够胜任草业生产与生态保护、技术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 高素质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 和“ 创新型拔尖人才” 。但现行的本科生教学方式通常以某一教材为主的理论课讲授为主、学生成绩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 缺乏启发性、自学性、创新性教学环节, 很难培养出技术型、创新型人才。新疆农业大学安沙舟曾经提出本科生培养应为提高素质的“ 全才” , 研究生培养应为提高技能的“ 专才” 的办学理念[6]。近几年的草业科学毕业生就业情况也证明, 厚基础、强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拥有更广泛的就业领域, 岗位适应能力更强, 更有利于提高就业率。

2 培养要求

培养要求是教育者对所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 受教育者应达到的专业水准及综合能力, 是培养目标的细化。人才培养要求也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统一性指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 多样性包括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区域经济的特殊性、办学条件的差异性[12]。兰州大学草业科学专业构建了以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主体, 英语与人文社科知识为两翼的本科生培养模式[13]。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把培养要求划分为学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三大模块, 并且不同模块的侧重点不同[14]。青海大学提出了重点培养饲草加工方向学生的培养要求[10]。根据辽宁省天然草原面积少, 公园绿地、高尔夫球场及栽培草地面积逐年增多的实际情况, 在2012年修改方案中淡化了草地资源方向的培养要求, 增加了园林绿地建造与养护、牧草生产与加工方向的专业知识要求, 目的是使学生学有所用, 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同时强化了实践技能、表达能力及英语应用三方面的培养要求, 进而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3 专业方向及课程设置

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是完成培养要求、达到培养目标的基本手段, 也是最有效的途径。高校的教学方案及毕业生中总存在“ 所学非所用, 所用非所学” 的矛盾, 这是因为所学课程与就业方向脱离所导致。本次方案修改中, 充分分析往年的就业情况及今后的就业趋势后, 增加了“ 饲草生产与加工” 方向, 将“ 城市绿地规划与管理” 方向改为“ 园林绿地建造与养护” , 两个方向共设8门课程, 其中新增5门课, 其目的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培养绿化工程、绿地养护及饲草生产加工领域的专业型人才(表1)。同时, 必修课中的草地培育学改为草地资源学, 强化了草地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草地植物的生物学特征、草地类型与植被特征以及草地合理利用的最基础的理论知识, 淡化了草地资源调查、监测、规划与培育等技术性内容, 以能够认识草地植物和判别草地类型为目的。

表1 专业方向及课程设置 Table 1 Major orientations and curriculum
4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 野外调查、参观见习、实习体会等实践环节在了解产业生产, 提高实践技能及验证自已的职业抉择、了解工作目标内容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14]。2012年沈阳农业大学统一将本科生的“ 专业实践” 改为“ 教学实习” , 增加了学时, 学分比重增加至30%, 把零散的实践项目归纳成一个综合性项目, 内容涵盖4~5门理论课程(表2)。但是实践教学上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 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组织管理跟不上等, 实践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这严重制约着创新创业型高素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毕业论文是本科培养中的重要环节, 撰写毕业论文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15, 16]。沈阳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的毕业论文从大三下学期开始, 经过3个学期来完成。

表2 实践教学课程及学时 Table 2 Contents and periods of practical teaching
5 结语

草业发展在食物安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并且以植物营养体的生产、加工、利用及延伸产业为核心的“ 草牧业” 概念已经写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 草业在草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17, 18]。但目前很多学生认为只要带“ 草” 或“ 农” 的专业都是没前途, 对该专业缺乏信心, 学习欲望不高, 没有很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就业领域也非草业相关[19], 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本身的发展, 更不利于产业的发展。我国草产品的年产量从2001年的5万t增加到2008年的90万t, 再到2013年的260万t, 十余年间总量增长了50多倍, 但是依然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从2006年开始草产品进口量快速增加, 2013年进口干草80万t, 其中苜蓿76万t, 进口额2.8亿美元[20]。随着草产业的兴起和草牧业发展战略的提出, 草业专业人才需求更加专业化、区域化。对一所高等院校来说本科生培养和科技创新是同等重要的两大任务[21]。草业人才培养模式既能提升草业科技创新能力, 也能强化草业科学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这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需求现状, 2012年对草业科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进行了大修改, 初步建成以“ 园林绿地建造与养护” 方向为重点, 兼顾发展“ 饲草生产与加工” 方向的培养体系, 使培养方向更具特色、更具针对性。在实践教学改革中, 围绕新专业方向内涵整合实践课内容, 并增加学时比重13%。通过参观、实习等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 使学生尽早接触生产第一线。沈阳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在此次教学改造中新增了5门课程, 使学生学有所用, 提高就业竞争力。但很多课程名称及内容仍脱离于产业发展现状, 在今后的培养方案中需进一步完善课程内涵及技能强化环节。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胡自治, 师尚礼, 孙吉雄, 张德罡. 中国草业教育发展史: 1. 本科教育. 草原与草坪, 2010, 30(1): 74-83.
Hu Z Z, Shi S L, Sun J X, Zhang D G. History of pratacultur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 1. Undergraduates. Grassland and Turf, 2010, 30(1): 74-83. (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2] 任继周, 侯扶江. 草业科学框架纲要. 草业学报, 2004, 13(4): 1-6.
Ren J Z, Hou F J. Discussion on the framework of pratacultural science. Acta Pratacultural Sinica, 2004, 13(4): 1-6. (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3] 谢应忠, 尹军利. 突出特色, 大力发展地方草业科学高等教育. 草原与草坪, 2002(4): 71-72. [本文引用:1]
[4] 沈益新, 李志华. 对南方草业科学及草业科学专业教学的一些思考. 草原与草坪, 2002(4): 62-63. [本文引用:1]
[5] 陈平, 覃光泉, 余土元. 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草业科学专业体系. 草原与草坪, 2002(4): 75-77. [本文引用:1]
[6] 安沙舟. 新形势下的草业科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设想. 草业科学, 2003, 20(5): 82-84. [本文引用:2]
[7] 赵祥, 董宽虎. 草业科学专业学生多元培养模式探讨.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5, 4(5): 16-18.
Zhao X, Dong K H. Plural education mode of college atudents majoring in grassland science. Journal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05, 4(5): 16-18. (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8] 赵玉红, 魏学红, 孙磊. 西藏特色草业科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草业与畜牧, 2010(11): 45-47. [本文引用:1]
[9] 黄婷, 董召荣, 杨烈, 谢家琦, 马运才, 李朋晴, 张建强. 安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 中国草地学报, 2012, 34(2): 113-115.
Huang T, Dong Z R, Yang L, Xie J Q, Ma Y C, Li P Q, Zhang J Q. Thinking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establishment of Pratacultural Science discipline in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inese Journal of Grassland , 2012, 34(2): 113-115. (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0] 许新新, 李长慧, 张凯. 新形势下西部地区草业科学专业饲料方向实践教学建设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41(18): 8057-8058.
Xu X X, Li C H, Zhang K. Discussion on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practice of Pratacultural Science feed direc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in the Western region.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 Science, 2013, 41(18): 8057-8058. (in Chinese) [本文引用:2]
[11] 刘艳, 赵波, 刘英, 王晓红, 白春生, 白龙. 提高草业科学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高等农业教育, 2009(4): 36-38. [本文引用:1]
[12] 潘懋元. 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Pan M Y.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from Multi-study Point of View. Shanghai: Shanghai Educational Publishing, 2001. [本文引用:1]
[13] 南志标, 傅华, 龙瑞军, 侯扶江, 沈禹颍, 王锁民. 以草业科学理论为指导构建先进的草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 高等理科教育, 2009(2): 124-127. [本文引用:1]
[14] 干友民, 张新全, 杨春华, 彭燕, 孙飞达, 刘伟. 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普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及思考. 草业科学, 2011, 28(9): 1724-1728.
Gan Y M, Zhang X Q, Yang C H, Peng Y, Sun F D, Liu W. Thinking of education pattern of general undergraduate for Pratacultural Science in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atacultural Science, 2011, 28(9): 1724-1728. (in Chinese) [本文引用:2]
[15] 郑伟. 草业科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41(33): 13078-13079.
Zheng W. Training mode reform and exploration for undergraduates graduation practice of Grassland Science specialty.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 Science, 2013, 41(33): 13078-13079. (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6] 曹文侠, 张德罡, 蒲小鹏, 徐长林, 姚拓, 胡桂馨, 蔡卓山, 李亚娟. 草业科学本科生野外实习模式——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 草业科学, 2015, 32(8): 1372-1377.
Cao W X, Zhang D G, Pu X P, Xu C L, Yao T, Hu G X, Cai Z S, Li Y J. Field practice model of undergraduate for Pratacultural Science——A case of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atacultural Science, 2015, 32(8): 1372-1377. (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7] 高雅, 林慧龙. 草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草业学报, 2015, 24(1): 141-157.
Gao Y, Lin H L. The developmental status and potential of grass-based agricultur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 2015, 24(1): 141-157. (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8] 侯向阳. 我国草牧业发展理论及科技支撑重点. 草业科学, 2015, 32(5): 823-827.
Hou X Y. Th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key suppor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ies of grassland s and animal husband ry in China. Pratacultural Science, 2015, 32(5): 823-827. (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9] 董朝霞, 卢小良, 解新明, 张巨明, 张建国. 华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农业科技, 2012(1): 25-28.
Dong Z X, Lu X L, Xie X M, Zhang J M, Zhang J G. Problems and vountermeasures of employment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Pratacultural Science in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1): 25-28. (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20] 李新一, 王加亭, 韩天虎, 陈刚. 我国饲草料生产形势及对策分析. 草业科学, 2015, 32(12): 2155-2166.
Li X Y, Wang J T, Han T H, Chen G. China’s fodder production situation and counter measure analysis. Pratacultural Science, 2015, 32(12): 2155-2166. (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21] 金樑, 王晓娟, 南志标.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习观, 做好草业科学专业的本科教学. 草业科学, 2005, 22(8): 90-93.
Jin L, Wang X J. Nan Z B. Improving teaching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Grassland Science, a teaching and learning perspective. Pratacultural Science, 2005, 22(8): 90-93. (in Chinese)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