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农业溯源
胥刚1, 任继周1, 冯琦胜1, 崔霞2
1.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2.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通讯作者:胥刚(1982-),男,四川西充人,实验师,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草地农业系统及草地农业史研究。E-mail:xug02@163.com
摘要

农业起源于地带性原始生态系统,一个地区的农业类型表现出对该区域原生生态系统的皈依。黄土高原东南部的古人类遗存出现时间较西北部早,分布也更为丰富,猎食草食动物是整个高原古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以驯化动物及游牧为特征的畜牧业率先出现,以旱作农业为特色的耕作农业随后发端。在初始阶段,畜牧业和耕作业相互包含,甚至互相转化;邦国社会以后,在高原的东北部形成了以农耕农业为主,而在西北部以游牧农业为主的格局,相应的农业文化成对峙态势。黄土高原的农业起源表现出了对草原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皈依,而草原生态系统又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农业起源; 草原; 游牧; 农耕
中图分类号:S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629(2015)10-1695-07 doi: 10.11829\j.issn.1001-0629.2015-0247
Origin of agriculture in Loess Plateau
XU Gang1, REN Ji-zhou1, FENG Qi-sheng1, CUI Xia2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rassland Agro-eystems, College of Pastoral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20, China
2.College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XU Gang E-mail:xug02@163.com
Abstract

Agriculture originated in the zonal native ecosystem, the agriculture type of one district showed the conversion of its native ecosystem. Ancient human remained in northwest Loess Plateau appeared earlier than southeastern part, and more extensive distribution as well. Hunting herbivore was the major food source for the human in the whole Loess Plateau. Livestock agriculture which characterized in domesticating animals and nomadism firstly initiated and farming agriculture which characterized in dry farming subsequent emergenced. At the beginning, livestock agriculture and farming agriculture both existed even mutual converting. Farming agriculture became the dominant agriculture type in northwest Loess Plateau while livestock agriculture became the dominant agriculture type in southeastern Loess Plateau after premier community historical stage,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agricultural culture confronted each other. In summary, origin of the agriculture in Loess Plateau revealed conversion of grassland ecosystem and forest ecosystem, and grassland ecosystem was the major factor.

Keyword: Loess Plateau; origin of agriculture; grassland; nomadism; farming

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农业化过程即是农业起源。发轫的原始农业类型表现出对该区域地带性原生生态系统的皈依, 如沿海地区多衍发为渔业系统为主的原始农业, 森林地区则多在较小区域从事渔猎采集, 农业起源多表征为驯化高产植物与杂食动物。黄土高原地区因比较完整的黄土堆积而得名, 土壤条件均一而其他条件差异颇大。草原作为该区的两大原生生态系统之一, 它对于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业起源有着何种影响?对于黄土高原农业起源的研究颇为丰富, 但尚未见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不惧浅薄, 试从草原生态系统的角度探讨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业起源。

1 黄土高原的草原生态系统

黄土高原的原生植被状况存在不同的观点, 历来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多方面的证据表明, 黄土高原植被状况因不同地形和地域而异[1], 而第四纪特别是全新世农业起源时期以来, 黄土高原应以草原生态系统为主, 局部地区为森林覆盖。这种植被分布格局可在如下的研究成果中得以验证。

1.1 孢粉学

Jiang等[2]先后采集了黄土高原6个地方两万年来冷期和暖期的孢粉学样品, 研究结果发现, 在末次盛冰期, 黄土高原植被由蒿属(Artemisia)、菊苣(Cichorium intybus)、蒲公英属(Taraxacum)、蓝刺头属(Echinops)、藜科和禾本科的部分植物组成。而在全新世适宜期, 黄土高原西北部植被由禾本科、蒿属、藜和蓝刺头型菊科组成; 东南部植被类型比西北部稍多, 主要包括松属(Pinus)、榛属(Corylus)、禾本科和蒿属等, 此外还有大量中华卷柏(Selaginella sinensis)。所以认为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以草本植物为主, 不同的只是暖期植物类型比冷期丰富。另据杨勤业和袁宝印[3]有关西安半坡全新世孢粉谱分析显示, 西安在整个全新世时期都以草原植被为主, 在气候最适宜时期有一些针叶林的成分。在陕西省中部富平县的孢粉分析也具有同样的结果:全新世期间, 富平一带亦以草原植被为主, 气候最适宜期主要表现为针叶树花粉的增加, 和西安全新世孢粉组合的结果基本一致[4]。孙湘君等[5]发表了渭南剖面的孢粉记录, 研究表明整个全新世以草原为主要植被, 短时间有阔叶树生长。李小强等[6]以沙漠/黄土过渡带— — 陕西靖边柳树湾剖面记录为例, 花粉分析结果和14C年龄表明, 13 000年以来古植被始终为草原植被景观。

1.2 植物硅酸体

吕厚远等[7]对于植物硅酸体的研究也证实古植被是草原的结论。他们首先对全国表土植硅体进行了基础研究, 后选择了黄土高原南部自东向西(渭南、宝鸡和兰州)3个剖面末次冰期以来的地质记录, 进行植硅体研究, 并利用和现在不同植被类型下现代土壤植硅体组合的关系, 判别了高原塬区东、西部古植被的空间变化。结果表明, 样点的植硅体形态主要对应于草本植物, 说明自75 000年以来, 古植被主要是草原植被类型之间的演变, 只有在短暂的降水特别充沛的时段可能才有森林发育。黄土塬易流失水分, 如要生长森林, 降水量至少要比基岩山地多出250 mm以上。

1.3 土壤

黄土高原现存的古土壤类型也提供了判别古植被及古生态环境重要的证据。黄土高原古土壤主要为黑钙土, 又俗称为黑垆土, 发育于距今约8 000年的暖温带草原生物气候条件。郭正堂等[8]和刘东生[9]曾对黄土塬区的古土壤学进行过较详细的研究, 也证明该区土壤主要是黑钙土, 是在半干旱的、有较大季节性反差的气候下形成的茂盛草原土壤。

1.4 古动物群系

与植被相对应的还有古动物的证据。根据地质学家的考古成果, 远在整个更新世时期, 黄土高原动物的成分都自成为一个有其特征的干旱草原型动物群, 如鼢鼠类(Myospalacinae lilljeborg)、驼鸟(Struthio camelus)、马(Equidea)、鹿(Cervidae)等都是有代表性的黄土区生物, 与河湖相沉积中富含以犀牛(Rhinocerotidae)、象(Elephantidae)等“ 喜湿热” 动物群有明显不同。在动物总的种类数目中, 啮齿类(Glires)占黄土中哺乳动物(Mammalia)化石的90%以上, 现在仍是黄土地区的优势动物。另外, 从不同习性动物的地理分布看, 食肉类(Carnivora)、奇蹄类(Perissodactyla)、偶蹄类(Artiodactyla)等多偏于近山地及在黄土分布的南部区, 在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则较少。啮齿类动物的分布则相反, 这亦说明黄土区为一草原型的生态环境[9, 10]

而另一些学者从历史地理考证等方法, 提出黄土高原区应以森林为主, 且面积大于50%[11, 12]。这种差异或许是由于对植被类型的不同认知造成。据草原学家的定义, 湿润度1.2以上, 树木郁闭度大于60%, 高度超过2 m才定义为森林; 主要生长草本植物, 或兼有灌木和稀疏乔木应定义为草原[13]。所以并非是生长过树木的地点就可认为曾经发育过大面积的森林, 而应该对占据主要地位的植被进行还原与判读。但可以肯定的是黄土高原的原生植被群落两大主体是草原和局部森林, 特别在高原的西北部, 无疑应以草原生态系统为主(图1)。

图1 黄土高原的草地类型
注:草原类型基于任继周等“ 综合顺序分类法” (CSCS)制作。
Fig.1 Grassland types in Loess Plateau in China
Note:This figure is drawn basing on “ comprehensive and sequential classification” (CSCS) of Ren Ji-zhou et al, which shows the potential vegetation types in Loess Plateau.

2 黄土高原的古人类遗存

考古证据显示, 黄土高原的古人类活动遗迹较为丰富, 发掘成果较多, 是中国史前文明起源地之一(表1)。

表1 黄土高原主要文化遗存及动物性食物遗存 Table 1 The main cultural relics and animal remains in Loess Plateau

黄土高原的史前人类活动呈现两个显著特点:一为渔猎是人们食物的主要来源, 尤其是对草食动物的猎取, 而采集活动表现不明显; 二是东南部的人类活动较早, 遗存分布较多, 采集成分多; 而西北部人类活动则出现较晚, 且分布较少, 猎食动物较多。究其缘由, 主要是由于黄土高原东南部是森林-草原交界面, 草食动物丰富。同时又有山地, 多制作石器的材料, 古人类生活更易。

3 黄土高原农业的起源

黄土高原的农业起源, 并未在整个区域内呈现均一化趋势, 而主要依据原始生态系统的差异, 分为西北部为主的草地畜牧业和东南部为主的旱作农业。两种农业先后起源, 但并非一开始就对立, 而是一种亦农亦牧的复合农业, 尽量获取更为丰富的食物来源。

3.1 畜牧业起源

由该区的史前考古证据显示, 猎取丰富的草食动物是极其重要的食物来源。揆诸历史, 没有食物匮乏的压力, 一般不会由游猎转向种植业。而驯化黄土高原的草食动物, 则是早期寻求稳定食物来源的重要途径。这种以驯化动物为特征的原始畜牧业, 可算是这一区域率先出现的农业形态。这一阶段大概发生于全新世的早期, 全新世大暖期(大西洋期)的种植业发生之前, 也即10 000~8 000 年前这段时间。追随草食动物的季节性迁徙, 家畜的肉、奶成为更为稳定的食物来源, 同时还能进行采集活动。

黄土高原哺乳类动物由上新世森林草原型三趾马(Hipparion)动物群演化而来, 随着气候的变化与黄土堆积的扩大, 温带草原动物和小型啮齿类动物占据主要地位。农业起源时期以来, 黄土高原东南部主要分布着亚洲象(Elephas maximus)、孔雀(Pavo)动物群* (* 一般认为孔雀的最早驯化地在中国。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M]第7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以苏门犀(Dicerorhinus sumatrensis)为主的野生犀牛[17]。他们的生境以森林-草原的地带为主, 并且有伴有比较大型的河流。而西部较干旱区域则分布着苏门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野马、野驴、野骆驼(Camelus bactrianus)和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等具有较干旱的草原地带特色的动物群, 并且这些动物可能是在渔猎阶段最早被驯化的对象。根据动物群系的分布与随后该区域的家畜养殖历史记载表明, 野牛的驯化可能发生在该区域, 而羊与马则可能是经中亚或蒙古高原传入, 狗(Canis lupus familiaris)则可能是长江流域文明的传入。长期的采集活动与饲养驯化动物, 使得人们需要种植牧草, 加深了对部分特殊植物的认识, 尝试种植这些植物也成为日后种植业起源的因素之一。

3.2 种植业起源

从家畜驯化到定居的种植业, 这一阶段比较短。促成这一转变的原因, 可能为全新世大暖期的到来。全新世大暖期也称作大西洋期, 开始于距今约8 000 年前, 延续约3 000年之久, 被称作冰后期的最适期。当时黄土高原地区的气温比现代要高2~3 ℃, 降水量要多500~800 mm, 亚热带的北界移到了黄河中游37° ~38° N。这种气候条件使得黄土高原地区的森林由基岩山地、河谷向外扩散, 部分草原转化为森林, 广泛分布着落叶阔叶林, 草原带向西、向北扩展。此时的草原面积减少了, 而作为狩猎对象的草食动物也相应减少, 原始草地畜牧业所必需的场所萎缩, 促使人们不得不使用种植来替代游牧。另一方面, 暖湿的气候条件极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松散的黄土又极易被开垦, 成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黄土高原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沿岸, 起源地集中分为黄河中游与黄河上游两个区域, 并演变为黄河流域的旱作雨养农业。

3.2.1 黄土高原东南部的种植业 黄土高原东南部的种植业主要位于黄河中游, 也是该区域人类活动集中的区域, 主要包括渭水流域、豫西和晋南地区。这一区域按照时间与地点又可大致划分为4个文化序系[18]:

老官台文化(大地湾文化):大地湾文化是我国旱作农业的起源地之一, 从已发掘的考古资料看, 发现有黍(Panicum)、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稷(Setaria)等作物种子, 其中黍种子距今约7 000年之久, 已知最早的标本。大地湾遗址的石器还是以打制石器为主, 磨制石器较少, 但石器中用于耕作的石器已经不少。同时还在大地湾遗址出土了中国最早的彩陶, 有最早开始养猪的考古证据。

仰韶文化:仰韶文化距今6 100~4 400年, 延续约1 700年, 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豫西和晋南地区。该文化的发展序列是半坡类型→ 史家类型→ 庙底沟类型→ 西王村类型或半坡晚期类型。仰韶文化的石器从早期的打制石器, 到后期的磨制石器, 甚至通体磨光的石器。早期社会结构是母系氏, 后期逐步过渡到父系氏社会。

庙底沟二期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是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过渡阶段的遗存, 年代为公元前2 900~前2 800年。庙底沟的建筑以半地穴式, 父系制已确立。这时私有概念也已经产生, 社会阶层分化。黄河中游地区继庙底沟二期文化, 分化出3个支系, 即关中地区的客省庄二期文化, 豫西和晋西南的三里桥二期文化, 汾河中下游地区的陶寺类型。

客省庄二期文化、三里桥二期文化及陶寺类型:客省庄二期文化的农业工具约占全部工具的三分之一, 农业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在赵家来遗址的一些窖穴里残留有成堆的碳化粮食。家畜饲养也比较兴旺, 出土有狗、猪、羊、牛的遗骸。在客省庄﹑双庵均发现有陶窑。通过对这些遗址的陪葬发掘显示这一时期正在经受剧烈的社会转型, 社会阶层形成。陶寺遗址还发现了约200 hm2的大型城址, 证明到陶寺类型阶段已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结构。

3.2.2 黄土高原西北部的种植业 黄河上游的青海东部、甘肃的姚河流域、渭河上游和河西走廊的东部、宁夏的南部, 大致可以划归一个种植业文化起源区系, 它们受黄河中游种植业影响痕迹较为明显, 年代明显较轻。种植业文化类型主要有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 它们的分布或许表明了当时种植业在黄土高原由东南向西的传播过程[18]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 出现于距今5 700多年的新石器时间晚期, 历经了3 000多年的发展, 有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4个类型。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 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带。马家窑文化主要经营粟和黍等旱作作物, 饲养猪、狗、羊、鸡(Gus gallus)等家畜与家禽。除了农业活动, 采集和狩猎仍是重要的补充, 遗址中发现有大量的狩猎工具及鹿、野猪等野生动物骨骼。

齐家文化:齐家文化年代为公元前2 000~公元前1 900年。分布在甘肃、青海省境内的黄河及其支流沿岸阶地上, 共发现遗址350多处。该文化种植业发达, 发现有较多的骨制与石制工具, 种植以粟为主的作物。同时畜牧业也达到较高水平, 出土有猪、羊、狗、牛、马等家畜骨骼。制陶业较为发达, 广泛用于生活及农业生产。

4 畜牧业与种植业的兼容与分异

黄土高原的畜牧业和种植业起源后, 逐渐形成了有规模的畜牧业和种植业, 它们植根于不同的自然区域, 在东南部形成了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结构; 西部、北部则是游牧农业经济为主。而这种分异并非一成不变, 两种农业模式随时处于频繁的交流与联系之中。这一时期黄土高原的黄河中部地区正在进入历史时期, 也是农耕文化由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稳定国家政权的过渡时期, 游牧部落就参与了中原邦国的建立。

众多的历史也记载了这一时期游牧民族参与建立农耕社会的过程。公元前3 000年左右, 黄河中游出现了炎、黄两大部落。炎帝姜姓, 姜、羌本一字之分化, 是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的不同表达, 甲骨文中亦常互用。姜、羌均像头戴羊角头饰之人, 代表以羊为图腾的起源于我国西北的原始游牧部落* (* 羌族等黄土高原西部游牧民族来自中原农耕民族的西进, 引自《后汉书· 西羌传》, 其云 “ 西羌之本, 出自三苗, 姜姓之别之。及舜流四凶, 徙之三危, 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滨于赐支, 至乎河首, 挠地千里。赐支者, 禹贡所谓析支者也。南接蜀、汉徼外蛮夷, 西北接鄯善、车师诸国。所居无常, 依随水草。地少五谷, 以产牧为业。其俗氏族无定, 或以父名母姓为种号。” 其意舜将古苗族流放到今河西走廊地区, 靠近兰州一带, 他们移风易俗, 变农耕生产为畜牧生产, 成为羌族的始祖。但考究黄土高原的古人类活动不难看出, 西部一直有人类活动, 并且是最早的游牧农业形成的地方。不排除民族有交融的时候, 但如农耕民族迁徙到游牧区域, 被游牧生产方式同化, 反道他们是游牧文化的开创者, 有失偏颇, 实为谬误。)。《说文· 羊部》:“ 羌, 西戎牧羊人也, 从人从羊, 羊亦声。” 《史记· 五帝本纪》司马贞索隐:“ 有土德之瑞, 土色黄, 故称黄帝, 犹神农火德王而称炎帝然也” [19]。土色黄, 是黄帝来源于黄土高原的佐证。《国语· 晋语》:“ 昔少典娶有虫乔氏, 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 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 故黄帝为姬, 炎帝为姜。” 炎帝属古羌族部落, 长期游牧。不难看出, 炎、黄这些早期的氏族领袖, 都是来自游牧部落, 建立了农耕文化的根基。

随着历史的发展, 这种兼容的态势不再。通过黄土高原种植业起源的分布遗存可见, 史前种植业曾在高原占据了辽阔的区域。而进入历史时期后, 黄土高原已在游牧农业的控制之下。“ 在宗周之季, 则曰严狁, 入春秋后, 则谓之戎, 继号狄” [20]。大部分区域已是游牧地。可见在邦国社会以后, 两种农业逐步衍生出成熟的农业文化, 产生着此消彼长的对抗, 而最早期是游牧文化逼退了农耕文化而告终[21]

5 结语

黄土高原地处我国森林草原带, 原始生境以草原为主, 局部森林。 这种条件衍生了在西北部草原地带畜牧为主, 东南部森林地带农耕为主的农业格局。农业本质上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农业化过程, 必然显现其社会因素的影响。黄土高原作为我国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农业系统演变对全国的农业发展影响深远。它的农业系统格局在自然和社会生态系统的交互影响下, 逐步衍发到全国, 奠定了今天我国农业系统的基本格局, 即东南部发展种植业, 西北部发展畜牧业。此种格局在史前时期邦国组织出现以前, 两种农业界限虽有所趋向, 但包容并行, 并无显著对峙; 而在邦国政权建立后, 人文因素逐渐浓厚, 两种农业所衍生的农业文化, 促使其呈现渐行渐远态势。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吕厚远, 刘东生, 郭正堂. 黄土高原地质、历史时期古植被研究状况[J]. 科学通报, 2003, 48(1): 2-7. [本文引用:1]
[2] Jiang W Y, Cheng Y F, Yang X X, Yang S L. Chinese Loess Plateau vegetation since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egetation restoration[J].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13, 50(2): 440-448. [本文引用:1]
[3] 杨勤业, 袁宝印. 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及其演变[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1. [本文引用:1]
[4] 刘东生, 郭正堂, 吴乃琴, 吕厚远. 史前黄土高原的自然植被景观——森林还是草原[J]. 地球学报, 1994(3-4): 226-234. [本文引用:1]
[5] 孙湘君, 宋长青, 王琫瑜, 孙孟蓉. 黄土高原南缘最近10万年以来的植被[J]. 植物学报, 1996, 38(12): 982-988. [本文引用:1]
[6] 李小强, 周卫建, 安芷生, 董光荣. 沙漠/黄土过渡带13kaBP以来季风演化的古植被记录[J]. 植物学报, 2000, 42(8): 868-872. [本文引用:1]
[7] 吕厚远, 刘东生, 吴乃琴, 韩家楙, 郭正堂. 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高原南部植被演替的植物硅酸体记录[J]. 第四纪研究, 1999(4): 336-349. [本文引用:1]
[8] 郭正堂, 刘东生, 安芷生. 渭南黄土沉积中15万年来的古土壤及其形成时的古环境[J]. 第四纪研究, 1994(3): 256-269. [本文引用:1]
[9] 刘东生. 中国的黄土堆积[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65. [本文引用:2]
[10] 王秀娥. 半坡的原始农业浅析[J]. 农业考古发现与研究, 1988(1): 136-141. [本文引用:1]
[11] 史念海. 论黄土高原的治沟和治水[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85(1): 341-375. [本文引用:1]
[12] 鲜肖威. 关于历史上黄土高原环境和森林的变迁[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4): 17-20. [本文引用:1]
[13] 任继周. 几个专业词汇的界定、浅析及其相关说明[J]. 草业学报, 2015, 24(6): 47-51. [本文引用:1]
[14] 李壮伟. 略论西侯度文化和匼河文化的关系[J]. 山西大学学报, 1987(3): 47-51. [本文引用:1]
[15] 吴新志, 尤玉柱. 大荔人遗址的初步观察[J].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79, 17(4): 294-305. [本文引用:1]
[16] 陈万勇. 山西“丁村人”生活时期的古气候[J]. 人类学学报, 1983, 2(2): 184-195. [本文引用:1]
[17] 何业恒. 中国珍稀兽类的历史变迁[M].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本文引用:1]
[18] 张之恒. 中国考古通论[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本文引用:2]
[19] ()司马迁. 史记[M]. 北京: 中华书局, 1959. [本文引用:1]
[20] 王国维. 观堂集林[M].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 [本文引用:1]
[21] 任继周. 农耕文化圈与畜牧文化圈在黄土高原上的嬗替[A]. 百名院士科技系列报告集(中册)[M]. 北京: 新华出版社, 1997: 157-166.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