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物料和菌剂对日喀则地区马铃薯茎叶青贮品质的影响
谢婉1,2, 杨喜珍2, 杨利2, 刘磊2, 旦增旺姆2, 郑维列2
1.西藏大学农牧学院,西藏 林芝 860000
2.西藏日喀则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西藏 日喀则 857000
通信作者:郑维列(1963-),男,浙江玉环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高原生态及高原植物研究。E-mail:xzzhengweilie@21cn.com

第一作者:谢婉(1982-),女(土家族),湖南永顺人,助理研究员,在读硕士生,主要从事马铃薯遗传育种及高原资源植物利用研究。E-mail:hulixw@163.com

摘要

以日喀则地区马铃薯( Solanum tuberosum)茎叶为原料制作青贮饲料,分别与玉米( Zea mays)面、小麦( Triticum aestivum)麸、聚合草( Symphytum officinale)、紫花苜蓿( Medicago sativa)、青饲玉米、燕麦草( Arrhenatherum elatius)、干青稞( Hordeum vulgare)秸秆、干油菜( Brassica napus)壳等材料混贮,以甲酸、尿素、食盐和6种生物菌剂(A,活性乳酸菌冻干粉;B,益加益秸秆发酵剂;C,千牧EM菌原种; D,百益宝EM菌种; E,微特美益生菌种;F,粗饲料降解剂)为添加剂,聚乙烯袋真空包装分别于发酵30、60、90 d后进行感官评定及生化分析,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青贮品质。结果表明,日喀则地区马铃薯茎叶青贮饲料在制作后30 d已经基本完成发酵进入青贮稳定阶段,能长期有效保持饲料的水分及营养物质。单独的马铃薯茎叶青贮效果差,添加生物菌剂、甲酸、麦麸、玉米面、青饲玉米秸秆、燕麦草可以改善青贮品质,其中添加麦麸的效果优于玉米面,添加青饲玉米优于添加燕麦草。聚合草含水量高、紫花苜蓿营养丰富,但是与马铃薯茎叶混贮发酵效果差。干油菜壳不适于与马铃薯茎叶混贮。菌剂A、B的青贮效果要优于E、F。研究得出,马铃薯茎叶+30%麦麸,马铃薯茎叶+0.3%尿素+0.4%食盐+30%麦麸+D,茎叶+30%麦麸+B这3个青贮处理效果较好。

关键词: 饲料; 添加物; 乳酸菌; 发酵; 青贮; 品质评价; 西藏
中图分类号:S816.5+3;S81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629(2017)1-0173-13 doi: 10.11829/j.issn.1001-0629.2016-0112
Effects of the addition of different additives and biological agents on the quality of potato stem and leaf silage in Shigatse
Xie Wan1,2, Yang Xi-zhen2, Yang Li2, Liu Lei2, Danzengwangmu2, Zheng Wei-lie2
1.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College of Tibet University, Nyingchi 860000, China
2.Shigatse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higatse 85700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Zheng Wei-lie E-mail:xzzhengweilie@21cn.com
Abstract

Fresh potato stems and leaves were used as raw material to produce silage in a laboratory-scale experiment in Shigatse. Formic acid, urea, salt, and six different types of biological agents (A, active lactic acid bacteria freeze-dried powder;B, YIJAYI straw fermentation agent; C, QIANMU EM bacteria seed; D, BAIYIBAO EM strain; E, WEITEMEI probiotic bacteria; F, degradation agent of coarse fodder) were used as ensiling additives. Corn flour, wheat bran, polymeric grass, alfalfa, forage maize straw, forage corn stalk, oat straw, barley straw, and rape shell were used to prepare mixed silage. Silage was vacuum-packed in polyethylene bags. On the basis of biochemical analysis and sensory evaluation, we adopted the subordinate function method to evaluate silage quality. The results obtained were as follows. Silage completed fermentation and after 30 days entered a stable stage, which can effectively maintain moisture and nutrients for a long time. The quality of silage produced with potato stems and leaves individually was poor, but could be improved by adding biological agents, i.e., formic acid, wheat bran, corn flour, forage maize straw, and oat grass. Among these, wheat bran was better than corn flour, and forage maize straw was better than oat grass. Although polymeric grass and alfalfa are nutritious, their high water contents result in poor fermentation when ensiled with potato stems and leaves. Rape shell is not suitable for mixed storage with potato stems and leaves. Among the biological agents assessed, the fermentation effects of A and B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E and F. The effects of the following three silage treatments are best: Potato stems and leaves+30% wheat bran, potato stems and leaves+0.3% urea+0.4% salt+30% wheat bran+D, and potato stems and leaves+30% wheat bran+B.

Keyword: forage; additive; Lactobacillus; fermentation; silage; quality evaluation; Tibet

西藏为中国五大牧区之一, 畜牧业是西藏的传统优势产业, 约占农业总产值的60%[1]。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气候恶劣、过度放牧等原因, 西藏牧草生产水平低, 供给不足[2], 尤其冬春季牧草极缺[3], 因此造成的饲草缺乏成为限制西藏畜牧业发展的瓶颈[4]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是仅次于青稞(Hordeum vulgare)、小麦(Triticum aestivum)、油菜(Brassica napus)的西藏第四大粮食作物[5], 茎叶资源丰富。1 kg马铃薯青绿茎叶中含有20~40 g的可消化蛋白质、80 mg胡萝卜素, 干物质含量达18.4%, 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6]。西藏农牧民一般将马铃薯茎叶晒干直接投喂牲畜, 而研究发现马铃薯茎叶晒干后营养物质损失较多[7]。将马铃薯茎叶青贮, 既能长时间保存其营养价值, 又能改善适口性, 还可以将龙葵素和硝酸盐的含量降至安全范围[8]。由于马铃薯茎叶中可溶性糖含量低, 缓冲能值高, 常规青贮不易成功[9], 常采用混贮或添加生物菌剂进行青贮。有研究表明, 采用含水量为75%的马铃薯茎叶, 添加乳酸菌和酶制剂混合制剂青贮效果佳[10]。也有研究表明, 采用含水量为65%的马铃薯茎叶添加1.5%甲酸青贮效果佳[8], 或者马铃薯茎叶青贮中添加1.5%甲酸, 100 g· kg-1玉米面及5.0 mL· kg-1绿汁发酵液能显著改善青贮品质[9]

本研究以马铃薯茎叶为原料, 采用不同添加处理, 通过感官测定及生化测定, 综合评价马铃薯茎叶青贮品质, 旨在为日喀则地区马铃薯茎叶青贮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青贮原料 以西藏自治区薯类脱毒中心系统选育的高产晚熟马铃薯品系‘ 200905’ 茎叶(含水量约为75%)为主要青贮原料。混贮原料包括聚合草(Symphytum officinale)(含水量约90%)、燕麦草(Arrhenatherum elatius)(含水量约为65%)、青饲玉米(Zea mays)(含水量约为80%)、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含水量约为75%)、干油菜(Brassica napus)壳(含水量约为45%)、干青稞秸秆(含水量约为20%)、玉米面(含水量约为15%)、小麦麸(含水量约为8.0%)。材料种植于西藏日喀则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地, 2015年4月21日种植, 2015年8月27日进行青贮试验。

1.1.2 青贮添加剂 青贮添加剂为甲酸(AR)、食盐、红糖、尿素和6种不同生物菌剂。1)活性乳酸菌冻干粉(A), 主要成分为多种乳酸菌和酶制剂, 活菌数1× 1010 CFU· g-1, 郑州乐贝丰生物有限公司生产; 2)益加益秸秆发酵剂(B), 主要成分为多种天然有益微生物菌群, 活菌数2× 1010 CFU· g-1, 河南益加益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 3)EM菌原种(C), 主要成分为多种天然有益微生物菌群, 活菌数2× 1011 CFU· g-1, 河南南华千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4)百益宝EM菌种(D), 主要成分为多种天然有益微生物菌群, 活菌数2× 1010 CFU· g-1, 百益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5)微特美益生菌种(E), 主要成分为多种天然有益微生物菌群, 活菌数2× 1010 CFU· g-1, 河南君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6)粗饲料降解剂(F), 主要成分为多种天然有益微生物菌群, 活菌数1.2× 1010 CFU· g-1, 南宁微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设计

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 以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马铃薯茎叶青贮处理为对照(CK), 以生物菌剂、甲酸、尿素、食盐为添加剂, 聚合草、青饲玉米、燕麦草、青稞秸秆、油菜壳、玉米面、麦麸为混合青贮原料。将马铃薯茎叶、聚合草、饲用玉米、燕麦草、青稞秸秆切割为2~4 cm茎段, 按处理添加混匀。液体添加剂添加时用注射器均匀喷洒到原料上。活性乳酸菌冻干粉(A)的使用方法是100 g菌剂兑20 kg水配成原液, 现配现用, 每100 g饲料加2 mL原液; 益加益秸秆发酵剂(B)的使用方法是100 g菌剂兑1 kg红糖和10 kg水配成原液, 25 ℃发酵72 h后使用, 每100 g饲料加2 mL原液; EM菌原种(C)的使用方法是10 g菌剂兑2 kg红糖和18 kg水配成原液, 25 ℃发酵72 h后使用, 每100 g饲料加2 mL原液; 百益宝EM菌(D)使用方法为10 g菌剂兑2 kg红糖和18 kg水配成原液, 25 ℃发酵72 h后使用, 每100 g饲料加2 mL原液; 微特美益生菌种(E)的使用方法是10 g菌剂兑50 g红糖和1 L水配成原液, 25 ℃发酵72 h后使用, 每100 g饲料加2 mL原液; 粗饲料降解剂(F)的使用方法是1 g菌剂兑1 L水配成原液, 现配现用, 每100 g饲料加2 mL原液。每处理设20个重复(表1)。其中:处理1-6为茎叶+10%玉米面与6个不同品牌生物菌剂的混贮, 处理7-12为茎叶+30%麦麸与6个不同品牌生物菌剂的混贮, 处理13-16为茎叶+0.3%尿素+0.4%食盐+D与不同添加剂的混贮, 处理17为茎叶+甲酸+尿素+食盐混贮, 既未加生物菌剂, 也未加其它植物, 处理18-23为茎叶与西藏常见的不同植物材料的混贮, 处理24为茎叶与活性乳酸菌冻干粉混合。

表1 青贮处理设计方案 Table 1 Design scheme of silage treatment

将调制好的青贮料装于聚乙烯袋中, 用真空包装机抽真空密封后置于室内散射光处, 分别在青贮30、60、90 d后取样。各贮藏时间点每处理取3个重复。取样时取中央位置的青贮料。通过感官鉴定、实验室分析, 研究不同处理对马铃薯茎叶发酵品质的影响。

1.3 试验方法

1.3.1 感官评定 依据德国农业协会青贮质量感官评分标准评定, 根据青贮饲料的嗅觉、结构和色泽感官指标进行现场评定[11]

1.3.2 pH值测定 青贮袋开封后取青贮料鲜样20 g, 放入聚乙烯塑料封口袋中, 加入80 mL蒸馏水, 放置冰箱4 ℃下浸提18 h后过滤, 用pH计(PHS-3C, 上海雷磁)测定浸提液pH值。

1.3.3 营养成分测定 烘干物粉碎, 过粗径38 μ m筛备营养成分分析。干物质(drymatter, DM)含量采用烘干法测定; 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 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 SS)含量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12]

1.3.4 牲畜采食性测定 将各处理青贮料随机放置在羊群与牛群的散养场地(牲畜为西藏农牧民饲养, 羊群品种为藏山羊及绵羊, 牛群品种为牦牛与犏牛, 夏秋季放养, 不添加辅食, 冬春季白天放养, 晚上喂养秸秆、麦麸、青稞酒糟等), 观察牛羊的自主采食性, 分为4个等级:非常喜欢(2分), 喜欢(1分), 一般(0分), 讨厌(-1)。

1.4 数据分析

利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和方差分析。利用SPSS 20进行相关性分析。

青贮料发酵品质综合评价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 计算各处理单个指标的隶属函数值, 再求各处理的平均隶属函数值, 根据大小排序。

正相关指标隶属函数值公式为:

Uin= Xin-XiminXimax-Ximin.

式中:Uin为第n个样品第i个正相关指标的的隶属函数值; Xin为第n个样品第i个指标的原始数据; XimaxXimin为样品组中第i个指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负相关指标隶属函数值公式为:

U'in=1- Xin-XiminXimax-Ximin.

式中:U'in为第n个样品第i个负相关指标的隶属函数值[13]

2 结果
2.1 青贮料感官评定

分别于青贮后30、60、90 d时进行感官评定, 每次取3个重复, 每重复由3个不同的评委现场打分, 总分为20分, 计算平均值(表2)。

表2 青贮料感官评定 Table 2 Sensory evaluation of silage

方差分析表明, 各处理在青贮后30、60、90 d时感官评分无显著差异(P> 0.05), 而各处理间的感官评分具有明显差异。总分最高的为处理22, 即:茎叶+30%麦麸, 其次为处理7和处理23, 最差为处理19。低于对照的处理有19、13、16、24, 其它处理均高于对照。 处理1-6中感官评分最高的为处理1和处理3, 即添加了菌剂A和C较优, 较低的为处理6、5、4。处理7-12中感官评分最高的为处理7和处理9, 即添加了菌剂A和C的处理, 从这两组数据可以看出, 6种青贮菌剂中A和C效果较好, F、E、D较差。处理1-6与处理7-12中添加相同菌剂的处理相比较, 添加10%玉米面均比添加30%麦麸的感官评分低, 说明添加30%麦麸比10%玉米面的青贮效果好。处理13-16中评分最高为处理14, 即茎叶+0.3%尿素+0.4%食盐+D+30%麦麸。处理18-23中评分最高为处理22, 即茎叶+30%麦麸, 最低为处理19, 即茎叶+50%聚合草。

2.2 青贮料pH测定

方差分析表明, 同一处理在青贮后30、60和90 d时测定的pH值间无显著差异(P> 0.05), 说明青贮料在青贮后的3个月内pH值变化不明显, 发酵主要发生在青贮的第1个月内。不同处理间pH值具有明显差异。pH值最高的为CK, 最低的为处理17(表3)。处理1―6中pH较低的为处理1和处理3, 即添加了菌剂A和C的处理较优; 处理7―12中pH较低的为处理9和处理8, 即添加了菌剂C和B的处理。6种青贮菌剂中A、B、C效果较好, F、E、D效果较差。处理1―6与处理7―12中添加相同菌剂的处理相比较, 除了处理1比处理7的pH值低, 其它各处理添加10%玉米面均比添加30%麦麸的pH值高, 说明添加30%麦麸比10%玉米面的青贮发酵效果更好。处理13―16中pH值最低为处理14。处理18―23中的pH值最低为处理23, 其次为处理22, 最高为处理19。处理24的pH值低于CK, 进一步证明单独的马铃薯茎叶青贮发酵效果比添加生物菌剂A的效果差。

表3 青贮料的pH Table 3 pH of silage
2.3 青贮料干物质含量测定

方差分析表明, 同一处理在青贮后30、60、90 d时测定的干物质含量无显著差异(P> 0.05), 说明青贮饲料可以很好地保持饲料中的水分。不同处理间干物质含量具有明显差异, 干物质含量最低的为CK, 最高的为处理16, 其次为处理22。处理1―6中干物质含量最低的为处理6, 最高的为处理2, 处理7―12中干物质含量最低的为处理12, 最高的为处理9, 即添加菌剂F的干物质含量最低(表4)。处理1-6与处理7-12中添加相同菌剂的处理相比较, 添加10%玉米面均比添加30%麦麸的各处理干物质含量低, 说明添加30%麦麸比10%玉米面更能提高青贮原料的干物质含量。处理13―16中干物质含量最高的为处理16, 应该是干油菜的干物质含量较高, 导致整体的青贮料干物质含量升高, 其次为处理14, 进一步证明30%麦麸比10%玉米面更能提高青贮原料的干物质含量。处理18―23中干物质含量最高的为处理22, 最低的为处理19, 推测是因为聚合草的含水量较高所致。

表4 青贮料的干物质含量(%) Table 4 Content of DM (%) in silage
2.4 青贮料粗蛋白含量测定

方差分析表明, 同一处理在青贮后30、60和90 d时的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 0.05), 说明3次测定的粗蛋白含量变化不大。粗蛋白含量最高的为CK, 最低的为处理3。处理1-6中粗蛋白含量最低的为处理3, 最高为处理2, 处理7-12中粗蛋白含量最低的为处理9, 最高的为处理8, 即添加菌剂B的粗蛋白含量最高而添加菌剂C的处理含量最低(表5)。处理1-6与处理7-12中添加相同菌剂的处理相比较, 添加10%玉米面均比添加30%麦麸的各处理粗蛋白含量低。处理13-16中粗蛋白含量最高为处理14, 最低为处理16; 处理18-23中粗蛋白含量最高为处理20, 其次是处理19, 最低为处理23。

表5 青贮料的粗蛋白含量(mg· g-1) Table 5 Content of CP (mg· g-1) in silage
2.5 青贮料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方差分析表明, 同一处理在青贮后30、60和90 d时的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差异(P> 0.05)(表6)。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的为处理17, 最低的为处理19。处理1―6中可溶性糖含量最低的为处理4, 最高为处理3, 其次为处理6和处理1; 处理7―12中可溶性糖含量较低的为处理8、10, 最高为处理12, 其次为处理7和处理9, 即添加菌剂D的可溶性糖含量最低, 添加F、A、C的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处理1―6与处理7-12中添加相同菌剂的处理相比较, 除处理10比处理4的可溶性糖含量略高外, 添加10%玉米面均比添加30%麦麸的各处理可溶性糖含量高。处理13―16中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的为处理14, 最低的为处理16, 与粗蛋白含量一致。处理18―23中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的为处理17, 最低的为处理19。

表6 青贮料的可溶性糖含量(%) Table 6 Content of soluble sugar (%) in silage
2.6 青贮料牲畜采食性

从采食现场观察, 牛羊群体对青贮饲料的适应性很好。采食性得分显示(表7), 西藏牛和羊对马铃薯青贮饲料的采食性完全相同。处理1-6与处理7―12相比较, 添加30%麦麸比添加10%玉米面更受牛羊欢迎; 处理13―16中处理14较受欢迎, 处理16牛羊不食; 处理18―23中处理18、22、23较受欢迎, 而处理19牛羊不食。

表7 青贮料牲畜采食性得分 Table 7 Silage feeding habits
2.7 青贮料发酵品质的平均隶属函数分析

利用模糊数学平均隶数函数法评价青贮料发酵品质。以感官评定、干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采食性为品质优良指标, 即品质正相关指标, pH值为负相关指标, 计算各处理的单个指标的隶属函数值, 再计算各处理的平均隶属函数值, 值越大, 说明品质越好。结果显示(表8), 品质最好的为处理处理22, 其次为处理14和处理8, 品质比对照差的有处理16与处理19, 其它处理均优于对照。

表8 隶属函数值结果 Table 8 Subordinate function value results

处理1-6中平均隶属函数值最高的为处理3, 最低为处理5, 处理7―12中平均隶属函数值最高的为处理8, 最低为处理12。处理1-6与处理7-12中添加相同菌剂的处理相比较, 添加30%麦麸的比添加10%玉米面的处理综合评分高。即添加30%麦麸比添加10%玉米面的马铃薯茎叶青贮饲料质优。处理13―16中平均隶属函数值最高的为处理14, 最低的为处理16。处理18―23中平均隶属函数值最高的为处理22, 最低的为处理19。

2.8 相关性分析

pH值与感官评定极显著负相关(P< 0.01), 干物质含量与感官评定显著正相关(P< 0.05), 粗蛋白含量与干物质含量显著负相关(P< 0.05), 可溶性糖与pH值极显著负相关(P< 0.01)。采食性与感官评定极显著正相关(P< 0.01), 与pH值极显著负相关(P< 0.01)。平均隶属函数值与感官评定、采食性极显著正相关(P< 0.01), 与pH值极显著负相关(P< 0.01), 与干物质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正相关(P< 0.05)(表9)。

表9 指标相关性分析 Table 9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indices
3 讨论与结论

青贮原料发酵过程一般经过好氧性发酵阶段、乳酸发酵阶段和稳定期3个阶段[9], 本研究取青贮后30、60和90 d这3个时间点测定和同一处理的pH值、干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均无显著差异, 说明青贮饲料在制作后的30 d已经基本完成发酵, 30 d以后生理活动缓慢, 进入青贮稳定阶段, 90 d仍能有效保持饲料的水分及营养物质。

青贮饲料在厌氧条件下乳酸菌发酵, 降解水溶性碳水化合物产生以乳酸为主的有机酸, 导致pH值下降, 当pH值降至4.2以下, 青贮料中大部分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 使青贮料得以长期保存[14]。当pH在3.8以下, 乳酸杆菌也停止活动[9]。本研究中pH最低为处理17, pH值低于3.8, 可能是因为添加了甲酸。发酵初期除处理17外, 其它各处理均有气体产出, 分析为甲酸制造的酸环境抑制了大量产气菌的活动。有研究表明, 添加甲酸可以改善马铃薯茎叶青贮品质, 添加量为1.5%时发酵效果最佳, pH值显著降低, 乳酸含量升高[15]。但是甲酸刺激性较强, 观察牲畜的采食选择发现, 添加了甲酸的处理并不太受欢迎, 因此在实际的推广中需综合考虑。本研究中, pH≤ 4.2的还有处理9和处理8。这两个处理都添加了30%的麦麸和生物菌剂。pH值最高为无添加剂对照, 其次是处理16、19、20, 分别是无添加、添加30%油菜壳、添加50%聚合草和添加50%苜蓿。马铃薯茎叶由于含糖少缺乏发酵底物和粗蛋白含量高缓冲能力强因而直接青贮不易成功[16]。处理19添加了50%的聚合草, 已有研究表明聚合草单独青贮和混合青贮均可行[17, 18], 但是本研究中该青贮处理发出腐败的恶臭, 牲畜不食, 原因是处理中采用了新鲜的聚合草, 含水量过高导致青贮失败。处理20添加了50%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高[19], 且在日喀则的适应性很强, 市场前景好[20], 但是有研究发现苜蓿缓冲能值高, 直接青贮不易成功[21], 这可能是导致处理20青贮失败的主要原因。处理16添加了30%干油菜壳青贮失败, 目前未见有关油菜壳青贮的研究报道, 结合干物质测定的结果, 该处理含水量最低, 推测是由于含水量太低或者其它原因综合导致。

青贮饲料的优点之一是能长期保持青绿饲料柔嫩多汁的特性, 对于冬季以干草料为主的牲畜辅以青贮饲料有利于牲畜饮食结构的调整。但是过高或者过低的含水量都会影响青贮品质。一般认为含水量在65%~75%较适合乳酸发酵[22], 结合pH值测定结果, pH值较高的无添加剂对照、处理19、处理20以及处理24的含水量都较高, 而pH较高的处理16, 含水量最低, 说明较高或者较低的含水量都不利于青贮。同时干物质含量是青贮饲料的一个营养指标, 本研究验添加10%玉米面和30%麦麸均能显著提高马铃薯茎叶青贮饲料的干物质含量, 降低含水量。

可溶性糖含量是决定青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9]。乳酸发酵主要是将葡萄糖转化成乳酸和其它小分子酸的过程。因此原料中可溶性糖的含量越高, 产生的乳酸就越多。有研究表明, 青贮原料中加入玉米粉, 能增加原料中可溶性糖含量[23, 24]。添加小麦麸也能增加青贮原料中的可溶性糖含量, 从而改善青贮品质[25]。但是发酵过程中可溶性糖被乳酸菌利用会降解一部分, 因此, 在本研究中可溶性糖仅作为青贮饲料的营养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 添加10%玉米面均比添加30%麦麸的青贮饲料发酵后可溶性糖含量高。

适口性是青贮饲料的重要指标, 本研究中牛羊的采食性基本相同, 对含有麦麸的青贮料表现明显的偏好, 感官评定时发现, 添加麦麸的处理发酵后具有浓郁的面包香味。日喀则的牛羊整体对青贮料的适应性很好, 原因是西藏冬季饲草料缺乏, 基本上以干草为主, 辅以青稞酒醪糟, 长此以往, 牲畜对发酵的饲料形成适应性, 同时, 青贮饲料多汁, 相比干草料适口性更好。

感官评定是判定青贮饲料优劣的最直观简便的方法。从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 感官评定与pH值极显著负相关, 即pH值越低, 感官评定分数越高, 与实际青贮时pH值越低, 青贮发酵品质越好相符合。而感官评分与采食性及隶属函数值极显著正相关, 说明本研究的感官评定在判定青贮饲料的优劣性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与代表性。

单一指标不能准确评定青贮饲料的品质。隶属函数法常用于营养品质[13, 26]、抗旱性[27]等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可以在多个测定指标的基础上, 对青贮品质进行较为综合、全面的评价, 评价的结果更科学、可靠。本研究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处理青贮品质, 较好的为22、14、8, 即:茎叶+30%麦麸, 茎叶+0.3%尿素+0.4%食盐+30%麦麸+D, 茎叶+30%麦麸+B, 这3个处理可以作为下一步推广的配方。麦麸含糖量高, 糖分作为EM菌的必需发酵底物, 对马铃薯茎叶的发酵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而添加食盐和尿素, 能有效提高青贮料的口感和粗蛋白含量。较差的为19、16和对照, 即:茎叶+50%聚合草, 茎叶+0.3%尿素+0.4%食盐+30%干油菜壳+D, 马铃薯茎叶单独青贮。聚合草为西藏多年前引进的饲用植物, 干油菜壳在四川一些地区煮后被当作猪饲料, 但是这两个混贮处理效果均不理想, 发酵后产生气味亦难闻, 不被牲畜接受。综合评分整体上能正确反映发酵品质的好坏。

处理1-12从感官评定、pH值、牲畜采食性及综合评分可以看出, 添加30%麦麸的处理比添加10%玉米面的处理的青贮效果佳。处理1-12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分析表明, 添加30%麦麸比添加10%玉米面的青贮干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高, 可溶性糖含量低。处理1-12感官评定、pH值及综合评分分析表明, 菌剂A、B的效果要优于E、F。处理13-16中青贮效果最佳的为处理14, 即在添加了0.3%尿素和0.4%食盐的基础上, 马铃薯茎叶与30%麦麸混贮的效果要优于添加10%玉米面、30%干青稞秸秆和30%干油菜壳, 与干油菜壳的混贮效果最差。处理18-23, 从感官评定、pH值及含水量分析, 处理22、处理18的发酵品质较好, 处理20、处理19的发酵品质较差, 主要原因为聚合草和紫花苜蓿含水量太高, 但是处理20和处理19含有较高粗蛋白, 具有较高营养价值, 因此下一步可以尝试通过减少这两种材料的含水量来提高青贮发酵品质。

综上, 日喀则马铃薯茎叶青贮饲料在制作后30 d已经基本完成发酵进入青贮稳定阶段, 能长期有效保持饲料的水分及营养物质。菌剂A、B的青贮效果要优于E、F。单独的马铃薯茎叶青贮效果差, 添加生物菌剂、甲酸、麦麸、玉米面、青饲玉米、燕麦草可以改善青贮品质, 其中添加30%麦麸的效果优于10%玉米面, 50%青饲玉米优于50%燕麦草。含水量高的聚合草、紫花苜蓿的营养丰富, 但是与马铃薯茎叶混贮发酵效果差。油菜壳不适于与马铃薯茎叶混贮。马铃薯茎叶+30%麦麸, 马铃薯茎叶+0.3%尿素+0.4%食盐+30%麦麸+百益宝EM菌种, 茎叶+30%麦麸+益加益秸秆发酵剂, 这3个青贮处理效果较好。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汤磊. 添加剂对西藏农作物秸秆与牧草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2013.
Tang L. The effect of adding additives on the mixed silage of main crops straw and forage in Tibet. Master Thesis. Nanjing: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3. (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2] 泽让东科, 文勇立, 艾鷖, 赵洪文, 陈有军. 放牧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和生物量的影响. 草业科学, 2016, 33(10): 1975-1980.
Zerangdongke, Wen Y L, Ai Y, Zhao H W, Chen Y J. Impacet of different grazing intensity on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plant biomass in Qinghai-Tibet Plateau alpine meadow ecosystem. Pratacultural Sience, 2016, 33(10): 1975-1980. (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3] 原现军, 余成群, 李志华, 下条雅敬, 邵涛. 添加青稞酒糟对西藏地区青稞秸秆和高羊茅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12, 21(2): 92-98.
Yuan X J, Yu C Q, Li Z H, Masataka Shimojo, Shao T. Effect of adding wet hulless barley distillers’ grains on fermentation quality of mixed ensilage of hulless barley straw and tall fescue in Tibet. Acta Pratacuturae Sinica, 2012, 21(2): 92-98. (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4] 刘秦华, 郭刚, 宋晓欣, 闻爱友, 荣辉, 邵涛. 西藏多年生黑麦草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的研究. 草地学报, 2013, 21(5): 985-990.
Liu Q H, Guo G, Song X X, Wen A Y, Rong H, Shao T. The research of mixed ensiling perennial ryegrass and alfalfa in Tibet. Acta Agrestia Sinica, 2013, 21(5): 985-990. (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5] 次仁卓嘎, 刘正玉, 斯年, 曾玉婷, 许娟妮, 谭淑琼, 卫华, 李淑萍. 西藏自治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现代农业科技, 2013(22): 294-295. [本文引用:1]
[6] 谢振兵. 马铃薯蔓青贮. 饲草饲料, 2006(10): 19. [本文引用:1]
[7] 白云峰, 王海云. 马铃薯秧青贮利用. 北方牧业, 2005(11): 25. [本文引用:1]
[8] 张敏, 史静, 刘建荣, 陈本建. 不同水分和甲酸添加量对马铃薯茎叶青贮品质的影响. 青海草业, 2014, 23(2): 10-14.
Zhang M, Shi J, Liu J R, Chen B J. Effects of formic acid and moisture content on potato stem and leaves lilage quality. Qinghai Prataculture, 2014, 23(2): 10-14. (in Chinese) [本文引用:2]
[9] 周娟娟. 辣椒秧和马铃薯秧青贮调制研究. 兰州: 甘肃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Zhou J J. Study on pepper and potato stems and leaves silage modulation. Master Thesis. Lanzhou: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3. (in Chinese) [本文引用:5]
[10] 徐亚姣, 李长慧. 不同生物制剂对马铃薯茎叶青贮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27): 13010-13012.
Xu Y J, Li C H.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biological agents on the quality of silage potato stems and leaves.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e Science, 2009, 37(27): 13010-13012. (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1] 刘建新. 干草秸秆青贮饲料加工技术.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4: 180-194.
Liu J X. Hay Straw Sil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ess, 2004: 180-194. (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2] 杨胜.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 北京: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6.
Yang S. Feed Analysis and Quality Inspec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ess, 1996. (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3] 靳志强, 王顺喜. 基于品质评价的玉米微波灭霉工艺参数选择. 农业机械学报, 2013, 44(4): 163-170.
Jin Z Q, Wang S X. Parameter selection of mould inactivation by microwave processing based on quality evaluation of maize.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2013, 44(4): 163-170. (in Chinese) [本文引用:2]
[14] 万里强, 李向林, 何峰, 张新平. 苜蓿含水量与添加剂组分浓度对青贮效果的影响研究. 草业学报, 2007, 16(2): 40-45.
Wan L Q, Li X L, He F, Zhang X P. Effect of moisture in alfalfa and additive concentration on silage quality. 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 2007, 16(2): 40-45. (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5] 林金宝. 添加甲酸对马铃薯茎叶青贮效果的影响. 青海草业, 2013, 22(1): 6-9.
Lin J B. The impact of formic acid on the quality of the potato haulm silage fermentation. Qinghai Prataculture, 2013, 22(1): 6-9. (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6] 王成章, 王恬. 饲料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Wang C Z, Wang T. Feed Science.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e Press, 2003. (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7] 高原. 聚合草青贮试验.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9(15): 6. [本文引用:1]
[18] 拉旦, 李长慧, 范立敏. 聚合草不同处理青贮试验. 青海草业, 1999(2): 10-12.
Ladan, Li C H, Fang L M. Test on Symphytum officinale peregrinum ledeb in different treatment of silage. Qinghai Prataculture, 1999(2): 10-12. (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19] 张晓娜, 宋书红, 陈志飞, 张莹, 杨云贵. 紫花苜蓿叶、茎产量及品质动态. 草业科学, 2016, 33(4): 713-721.
Zhang X N, Song S H, Chen Z F, Zhang Y, Yang Y G. Effect of growth stage on yield and quality of leaf and stem. Pratacultural Sience, 2016, 33(4): 713-721. (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20] 汪武静, 王明利, 吕官旺, 刘玉凤, 石自忠. 美国苜蓿贸易——趋势、经验与启示. 草业科学, 2016, 33(3): 527-534.
Wang W J, Wang M L, Lyu G W, Liu Y F, Shi Z Z. Trend, lessons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alfalfa trade in the United States. Pratacultural Sience, 2016, 33(3): 527-534. (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21] 许庆方, 玉柱. 接种乳酸菌对苜蓿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04, 32(3): 81-85.
Xu Q F, Yu Z. The effect of inoculated lactobacillus on alfalfa silage fermentation quality. 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4, 32(3): 81-85. (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22] Zimmer E. Evaluation of fermentation parameters from the silage experiments. Uppsala: Swedis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Science, 1990. [本文引用:1]
[23] 玉柱, 李传友, 薛有生. 萎蔫和玉米粉混合处理对紫花苜蓿袋装式青贮品质的影响. 中国草地学报, 2009, 31(3): 83-87.
Yu Z, Li C Y, Xue Y S. Effects of wilting and corn flour on alfalfa bag silage quality. Chinese Journal of Grassland , 2009, 31(3): 83-87. (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24] 杨志刚. 多花黑麦草春季青贮技术的研究.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2.
Yang Z G. Study on the silage technology of ryegrass in spring. Master Thesis. Nanjing: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02. (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25] 何玉鹏, 郭艳丽, 秦士贞, 马淑梅, 杜进姣, 郑琛, 赵芳芳. 添加米糠和小麦麸对不同品种马铃薯茎叶青贮品质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5, 27(10): 3311-3318.
He Y P, Guo Y L, Qin S Z, Ma S M, Du J J, Zheng C, Zhao F F. Effects of adding rice bran and wheat bran on silage quality of different cultivars of potato vines.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 2015, 27(10): 3311-3318. (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26] 刘军, 肖更生, 廖森泰, 邹宇晓, 高云超, 施英, 穆利霞, 刘凡. 不同品种桑叶的营养组成与品质评价. 现代食品科技, 2011, 27(12): 1520-1522.
Liu J, Xiao G S, Liao S T, Zou Y X, Gao Y C, Shi Y, Mu L X, Liu F. Nutrients analysis and quality evaluation of mulberry leave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Mordern Food Sciencee and Technology, 2011, 27(12): 1520-1522. (in Chinese) [本文引用:1]
[27] 刘华, 王峰, 李娜, 郭永忠, 杜建民, 左忠. 隶属函数值法对12个树种抗旱性的综合评价.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10(10): 39-41.
Liu H, Wang F, Li N, Guo Y Z, Du J M, Zuo Z.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drought-resistance of 12 tree species by subordinate function values analysis. Chinese Countryside Well-off Technology, 2010(10): 39-41. (in Chinese) [本文引用:1]